全国各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测算(两种方法)-含计算结果与stata代码 2001-2023年
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逆全球化、新的技术变革、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面临重构,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向本土化、多元化、区域化演变。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因此,研究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的测度方法,科学测度我国各省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并分析其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对于平衡地区之间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差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没有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也就无法真正保障产业的安全,进而无法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因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在此背景下,产业的强大至关重要,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的现代化发展。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产业链现代化”这一概念,并多次在会议上指出“打好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我国提高经济核心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全力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不仅是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现实需要,更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从组织主体层面看,提升产业链现代化应具备:一是产业基础能力。产业基础能力是铸就产业链现代化的基石。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在关键时刻对我国断供,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技术创新能力。在新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是打通产业上下,实现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贯穿于现代化之路的全过程。目前,关键技术“卡脖子”和缺少拳头产品仍然是阻碍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价值创造能力。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大力推动本国企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成为价值链上的头部企业,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四是绿色发展能力。产业链现代化是指整个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坚持绿色发展,达成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的统一,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数据通过熵权法、熵权TOPSIS法两种方法,对2001-2023年中国31省份的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进行实证测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省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等
year |
pro |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_Top |
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_TOP |
每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总里程 |
每百平方公里铁路营业里程 |
货物周转量 |
每万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 |
每万人单位面积长途光缆线路长度 |
每百人使用计算机台数 |
每[url=]百家[/url]企业拥有网站数 |
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企业占总企业数比重 |
电子商务销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产业结构高级化 |
产业结构合理化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利润率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外部支出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外部支出占GDP的比重 |
工业一般固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的成本 |
银行业金额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
银行业金额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
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 |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 |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